流星之地·The Meteor [1.12.2]

临川 发表于 地形

流星之地·The Meteor

此帖/专栏以 CC BY-NC-ND 4.0 发表

基本信息:

地图版本:JE 1.12.2,需要Optifine

地图大小:8192 x 8192 方块

生存适配:是

游玩方法:观光游览;生存地图;建筑辅助;服务器地图等

制作时间:2023年12月 ~ 2025年1月

 

地图食用指北:

此地图采用基于生物群系的方块着色技术。通过材质包为同一种方块在不同生物群系下指定不同的颜色,然后用代码控制地图上不同坐标的生物群系,从而使得同一种方块也能在地图上有数十种颜色。

因此,游览此地图需要加载定做的Optifine材质包,所以Optifine是必要的。你也需要在视频设置中关闭平滑生物群系以使得每个方块都能被精准着色。生存适配版的材质是自动加载的,如果遇到加载错误,也可尝试手动加载材质包。

目前材质包仅适配1.12及以前版本,在将来可能会适配1.13+

 

地图周围有512格宽的海洋,再向外则是正常生成的世界,有无法获取的物品可以考虑出图获取。生存适配版地图中初始飞船里也有地图本身不包含的作物种子和一些生物刷怪蛋(地图动物刷的少)。地图内有末地传送门,位置线索可在设定中获取。地图除了近似原版规则分布的矿物之外,还有额外添加的矿脉

地图设定:

在天鹅座暗区的另一侧,有着一个天文望远镜观测不到的世界。在这个类地行星的软流层之上漂浮着一块超级大陆。大陆由一种神秘的地质力量驱动着由西北向东南方向迅速漂移,犹如一颗流星划过行星表面,因而得名“流星之地”。剧烈的地质运动赋予了大陆流星状的轮廓,也促成了多样又独特的地形地貌。这一切都在星际大拓荒时代之前不为人知。

然而,在这个恒星系附近一场星际联邦与克林贡人的战争过后,原本宁静的夜空划过一颗真正的火流星,为这片大陆带来了第一个探索者……

 

陨星之心:大陆的中心,一座休眠的超级火山,被曾经爆发时的力量炸碎成五片不连续的山体。山体侧面悬崖上扭曲的地层无声传递着远古那场灾变的威力。受火山灰里的独特矿物质滋养,陨星之心有着大陆独一无二的白桦林分布,同时这里也是连接世界各地的门户,扼守拉姆塞山口开伯尔山口等咽喉通道。

凤凰山:大陆东方地区的花岗岩山脉,山脚海岸崎岖破碎,在石头缝隙之间长有不少阔叶树木,在山脉北侧还有大面积的针阔叶混交林,景观独特。山脉中央的和平谷有着从山脉发源的一条主要径流。山脉一直延伸至大陆的最东端——成山岬

曲江:整条大陆最长的河流,从陨星之心北部发源,一路流向凤凰山以南入海,穿过了大陆中央的平原,曲流和牛轭湖等地貌发育完全。

丹霞高原:大陆南部热带地区的高原,主要由红色砂岩构成。地势自东向西增高,东侧高原较为完整,分布有大片热带与亚热带植被,西侧高原高耸破碎,在上面可以俯瞰整个大陆南部。清江从这里发源,高原和海岸之间生长着奇异的红树林。

灵秀峰:大陆南方地区的峰丛,整个大陆植被最茂密的地区,生态丰富。受丹霞高原影响,岩石颜色由西向东逐渐变橙。灵秀峰地区还有着大片的椰林

清江:穿灵秀峰而过,是整条大陆第二长的河流。河口的三角洲生长着地图最大的红树林。

盘马斯草原:大陆南方地区,雨林气候到沙漠气候的过渡带,植被稀少。同时由于板块运动挤压,导致此地地势极度褶皱起伏。草原的褶皱向东南延伸,在海上形成了一座座荒凉的孤岛。

哈鲁恩高原:大陆西方地区的沙漠高原,由沉积的砂岩因地壳运动抬升形成。哈鲁恩河将其一分为二,水力侵蚀造就了壮阔的干旱河谷。高原北缘的纪念碑谷是整片大陆最干旱的红色沙漠,有着巨大的塔状石柱。

乌兰布查山地:大陆北方地区的海岸山脉,从热带地区的大萨瓦纳稀树草原一直延伸到寒带终年积雪的友谊峰,地貌特征多样。山脉的西侧有着众多的海蚀崖壁,而东侧则有着洛蒙德湖因弗尔湖两个山间湖泊,以及萨菲尔池——曾经是山脉东侧最大的湖泊,然而由于地表汇入径流的干涸而日渐萎缩。

斯科拉其高原:大陆北方地区的硬质高原,受冰川活动影响形成的条状沟壑。海拔较高,其上分布有不少耐寒的冷杉树。高原的南侧有着大片针叶林,斯科拉其河流经此处,滋养着这片土地。

塔尔加草原:大陆中部的温带草原,地势略有起伏,气候宜人。斯科拉其河斯普鲁斯河等河流从这里发源。草原的北方是以大泰加林为代表的大片原始针叶林,再向北,则是河流交错的布莱德谷斯科拉其河经此入海。

银龙雪山:大陆北方地区的山脉,终年被积雪覆盖,是整个大陆最寒冷的地区。山脉的北侧有着显著的峡湾地貌特征,而山脉向北延伸的重点,是被称为世界尽头的极寒之地——然而这并不是“世界尽头”得名的唯一原因……

静海:大陆东南方的海域,水面平静,鲜有大风浪。

雨海:大陆西南方向的海域,海洋有暖流流经,蒸发量大,为沿岸热带地区带去了丰富的降水。

澄海:大陆西北方的海域,径流汇入少,水体更加清澈,因而得名。

界海:大陆东方的海域,分隔了两座主要山脉

风暴海:大陆北方的海域,众多洋流汇集此处,时常出现海雾,风高浪急,海况复杂。此处又多礁石,是最不适宜航行的海域。

 

舰长日志  星历26492.74

          我舰已于此星域巡逻两个月。克林贡人已经将战线推进到距此略小于5光年的地方,一场遭遇战想必很快就要发生。我很担心以我舰此时的战备状态能否抵挡的住第一波攻击……

 

作品协议:

生存适配版地图:CC BY-NC-SA 4.0

未修改版地图&地图材质包:CC BY 4.0

屏幕截图/地图(下载版本):CC BY 4.0

此地图介绍帖/专栏的内容:CC BY-NC-ND 4.0

简要释义(以详细版为准):

BY(署名)

使用该作品时,你必须明确标明原作者的名字,并按照原作者要求的方式署名。

你可以自由使用作品,包括复制、展示、传播等,但必须尊重原作者的创作权。

NC(非商业性使用)

你只能在非商业性的环境下使用该作品,例如私人用途、学术研究等。

如果你打算通过作品获利或用于商业目的,必须获得创作者的额外授权。

SA(相同方式共享)

如果你对作品进行了修改或创作了衍生作品,必须将其以与原作品相同的许可条款发布。

这意味着任何基于该作品的改编也需要允许他人以相同的方式自由使用和修改。

ND(禁止演绎)

你不能对该作品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演绎或衍生创作。

该作品只能以原始形式使用,不能进行任何形式的改动,包括翻译、编辑或其他改编。

不得附加额外限制 — 你不得施加法律条款或技术措施,限制他人进行本许可所允许的任何行为。

你不能通过添加额外的法律条款或技术手段(如数字版权管理技术)来限制其他人使用作品的权利。

例如,如果作品允许某些使用行为,任何人都可以按照许可条款自由使用,而你不能通过设置额外的限制(如加密文件或专有软件)来阻止他人按照原许可使用该作品。

详细说明见https://creativecommons.org/share-your-work/cclicenses/

鸣谢:

"USS Saratoga (Star Trek Fan Design)" (https://skfb.ly/6RnvK) by zaraxxis is licensed under CC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ShareAlike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sa/4.0/).

评论 (0)